海南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前身为1992年设立的海南大学理工学院计算机专科专业和1993年设立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1998年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计算中心计算机应用专科专业;1995年原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设立经贸与计算机学部,计算机应用专业划转该学院,1999年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1998年,原海南大学设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划转该学院,1999年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7年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全部并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9年3月,学院从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正式划分更名为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设有计算机系、网络空间安全系、大数据系和公共计算机教学中心等4个教学系(中心);现有本科生1800人,研究生119人;教职员工88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包括教授14名、副教授26名,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5人;海南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人。
学院紧紧围绕“本-硕-博”一体化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现有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硕士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点,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含与NIIT合作办学)、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大数据与智慧服务重点实验、海南省绿色智慧岛建设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海南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年度科研经费持续快速增长,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稳步增长,近五年来,承担省部以上科研项目 9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项。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 项;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180余篇。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与印度NIIT联合开办软件工程专业。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5年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和创新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0余项,省级获奖150余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2%以上。
学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校园十大歌手选拔赛、五四合唱比赛、配音大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读书分享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志愿服务活动等的同时,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网页设计、视频剪辑、编程技术等比赛,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深受广大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