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海南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海南省“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殷殷嘱托“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根据《软科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排名》,2019-2022年总增速位列全国高校第一;2024年26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上榜学科数量在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中位列第49名。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底蕴深厚。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在周恩来总理“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光辉题词的激励下,“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海甸荒滩上艰苦起家,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视察学校。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学校并题词。1996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视察学校。2007年8月,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原海南大学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一代代海大人传承弘扬以“丹心耀南疆”的爱国奉献精神、“草庐创伟业、荒滩筑新城”的艰苦奋斗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海大精神”,坚持“海南有需求,海大有作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含城西教学点)、崖州湾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011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30个学院、16个书院、76个本科专业、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建设点数量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全日制在校学生44219人,其中本科生32839人,硕士研究生9034人,博士研究生1831人,国际学生473人,港澳台学生 42人。
育人成效显著。建立“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入选教育部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全球金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特等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等国内国际大赛奖励。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31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38人,在站博士后226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81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教师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
学科特色鲜明。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深度凝练出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智能育种、智慧农机、绿色生产、农业合成生物、营养高值加工等)、海洋科技(南海海洋生物、化学与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先进材料,海洋装备与技术,陆海统筹与全球变化等)、数智技术(时空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密码、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等)、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监测、热带雨林保护与修复、陆海统筹的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海岛环境治理与修复、环境健康等)、生命与健康(全健康、医疗装备、药物研发、生物制造等)、自贸港发展与制度创新(党建、法治、国际经贸规则、现代产业体系、风险防控等)、文化与旅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消费、国际传播、南海历史与法理等)等七大学科发展方向,并据此组建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作物学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学和动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研实力强劲。牵头获批热带海洋工程材料及评价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有省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参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近五年,自然科学领域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182项,人文社科领域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97项。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项。
社会服务深入。成立社会服务研究院、海南大学科技园,共建新药筛选及评价平台、三亚南繁研究院、三亚研究院、海洋科学试验中心、保亭研究院、塔岭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文昌市海大现代渔业研究院、琼海市海大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8个校地研究院(校地科研平台)。建成97个科技小院,其中4个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选为“最美科技小院”。获批成立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2022年度“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A等级智库,在“一带一路”领域智库媒体影响力排名全国第一位,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三位。
国际合作深化。实施“一院一校”国际合作交流行动计划,与52个国家和地区273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立海南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委员。联合7所全球热带地区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热区高校联盟,共有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8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入盟。现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4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7个。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4个。开展“国际课程周”,实施学生“在地国际化培养”。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务院华文教育基地。
新时代新征程,海南大学锚定“1443”战略框架,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为根本遵循,以当好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参与者、参谋部、孵化器、后备队”为发展目标,以“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为发展理念,以“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三大改革为战略路径,扎根海南大地,奋力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双一流”大学,力争2035年迈进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简介网址链接:https://www.hainanu.edu.cn/zjhd/hdjj.htm
二、报名与考试
考生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简称“联招办”)指定网站报名并参加考试。报名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方式、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生地点、志愿填报等详见《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网址链接:https://www.gatzs.com.cn/gatzs/pz/hongkong/202502/20250225/2293354654.html)
三、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1. 2025年招生计划以全国联招报名系统公布招生人数为准,各专业计划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确定。
2. 招生专业见附表。
四、录取原则
1. 参加全国联招考试且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以联招办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准。
2. 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择优录取新生。
3. 填报我校艺术类专业志愿考生,除了参加全国联招考试且达到艺术类批次划线,还需提交专业作品参加学校组织的术科考核且合格,否则不予录取。各专业提交考核材料要求如下: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将自己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或设计的一件作品拍照后提交照片(JPG格式)和作品说明电子文档(作品中不能带有考生名字等个人信息);
音乐表演(声乐方向):个人演唱自选歌曲录像视频(时间不超过3分钟);
音乐表演(器乐方向):个人演奏练习曲或乐曲录像视频(时间不超过3分钟);
舞蹈编导:个人表演舞蹈录像视频(时间不超过3分钟);
将以上作品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zsksgat@hainanu.edu.cn,邮件主题设置为“全国联招+华侨或香港或澳门或台湾(选一)+专业+考生中文姓名”,同时在邮件正文写明本人姓名、来源地区(华侨、港或澳或台)、毕业中学、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微信号或QQ号、拟填报我校院校志愿顺序、专业名称(报考我校音乐器乐方向考生需详细写明报考音乐器种)等信息。
考生网上提交作品开始时间为2025年2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学校将于6月15日前在招生信息网https://bkzs.hainanu.edu.cn/ 公布术科考核合格考生名单。
五、收费标准
学校按照海南省有关规定收取学费(见附表)和住宿费,如遇海南省调整收费标准,则执行新规定。
住宿费标准:四人间学生公寓1200-1450元/学年;六人间学生公寓800-1050元/学年。
六、奖助学金
入校后可申请国家、海南省和学校设立的以下各类奖助学金(币种:人民币,奖助学金以教育部、海南省和学校最新文件为准)。
(一)国家、海南省奖助学金
1. 国家奖学金:评选对象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奖金10000元/人。
2. 国家励志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金6000元/人。
3. 国家助学金: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3700元/生/年。
4. 海南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面向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金4000元/人。
5. 台湾、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本科):特等奖8000元/生/学年;一等奖6000元/生/学年;二等奖5000元/生/学年;三等奖4000元/生/学年。
(二)学校奖助学金
1. 综合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奖金分别为特等综合奖学金4000元/人,一等综合奖学金2500元/人,二等综合奖学金1500元/人,三等综合奖学金1000元/人。评选比例不超过参评学生总人数的20%。
2. 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吴旭奖学金、粤山励志奖学金、达瑞励志奖学金、林浩然院士奖学金、汉普康欢奖学金等,每年奖励(或资助)金额为1000-20000元/人。
3. 临时困难补助,因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疾病等不可抗逆因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核后发放生活困难补助。
七、其他
1. 学校于7-8月份邮寄《录取通知书》《新生入学须知》,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入学报到,报到时间及要求以《新生入学须知》为准。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其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以商转其他不受限专业。
2.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原则上符合我校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可按照学校规定申请转专业。
3. 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录取到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专业、软件工程(NIIT)专业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专业;录取到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中外合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外合作)、行政管理(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到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以外的专业。
4. 新生入学注册后,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教港澳台﹝2016﹞ 96号)和学校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内容,符合条件者颁发学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符合合作大学(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条件者,还可获得合作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5. 本简章由海南大学招生考试中心负责解释。如遇上级政策调整,以最新政策为准。本简章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等单位有关要求执行。
八、联系方式
海南大学招生考试中心(本科招生):
电话:+86(0)898-66837216、66266469
传真:+86(0)898-66260171
邮箱:zsksgat@hainan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hainanu.edu.cn
海南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bkzs.hainanu.edu.cn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附表:
海南大学 2025年全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专业一览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制 (年) | 学费 (元/学年) | 序号 | 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制(年) | 学费 (元/学年) |
1 | 金融学 | 文理兼招 兼收 | 4 | 4600 | 21 | 会计学 | 文理兼招 兼收 | 4 | 4600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22 | 工商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3 | 法学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23 | 物流管理 | 理工 | 4 | 4600 |
4 | 国际法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24 | 农林经济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5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史 | 4 | 4600 | 25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理工 | 4 | 4600 |
6 | 汉语言文学 | 文史 | 4 | 4100 | 26 | 行政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7 | 传播学 | 文史 | 4 | 4100 | 27 | 土地资源管理 | 理工 | 4 | 4600 |
8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文史 | 4 | 4100 | 28 | 旅游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9 | 戏剧影视文学 | 文史 | 4 | 6600 | 29 | 酒店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10 | 俄语 | 文史 | 4 | 4600 | 30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理兼招 | 4 | 4600 |
11 | 日语 | 文史 | 4 | 4600 | 31 |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 文理兼招 | 4 | 50000 |
12 | 英语 | 文史 | 4 | 4600 | 32 | 酒店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 文理兼招 | 4 | 73000 |
13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4 | 4600 | 33 | 行政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 文理兼招 | 4 | 73000 |
14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 | 4 | 4600 | 34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外合作办学) | 文理兼招 | 4 | 73000 |
15 | 人工智能 | 理工 | 4 | 4600 | 35 | 舞蹈编导 | 艺术 | 4 | 8800 |
16 | 软件工程(NIIT) | 理工 | 4 | 13600 | 36 | 音乐表演 (声乐方向) | 艺术 | 4 | 8800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4 | 4600 | 音乐表演 (器乐方向) | 艺术 | 8800 |
18 | 信息安全 | 理工 | 4 | 4600 | 37 | 绘画 | 艺术 | 4 | 8800 |
19 | 通信工程 | 理工 | 4 | 4600 | 38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 | 4 | 8800 |
20 | 密码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4 | 4600 |
|
|
|
|
|
说明:序号1-2、21-34专业在观澜湖校区(海口市龙华区羊山大道52号)就读; 序号3-20、35-38专业在海甸校区就读。学校各专业新生按照海南大学2025年录取通知书的报到地点进行报到;入校后,学校可根据发展规划和学生培养需求等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地点。详细专业介绍可登录海南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https://bkzs.hainanu.edu.cn/)。